我很想念我家那位抗M援C的战士爷爷,目前他是高龄90多岁的老人,还能自己做饭菜吃不用他的子女们照顾他。从小到大,在我心目中爷爷就是一个英雄,一个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学习的楷模!
他对我的一生影响是什么呢?这要从关于他的人生故事开始讲起。
当兵退役之后,只因不识字而被安排回家,事后看书看报学习。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上初中时某一天半夜,我还在趴在饭桌上写 政 治作业,而我的奶奶就跑进来陪着我一起写作业。她跟我讲述了很多我爷爷的故事,“xxx宝,你爷爷是一名抗M援C的战士,曾经获得不少奖章。
他当兵的时候,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徒步到那个城市里去看望他!”
而直到某一天你爷爷的耳朵被大炮轰聋之后,他在北京的领导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你爷爷认不认识这些字。很可惜,你爷爷只读了三年私塾,恰好那领导问他的字没答出来。
他领导就安排他回老家,并没有安排他在北京工作。
从此之后我爷爷教育我,你要努力学习,要不然将来不识字怎么办呢?而我爷爷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每天都看书看报纸。
他还是一名老党员,每次村里或是镇上开会,都会派人来家里通知我的爷爷去参会。
让我看到当时高达古稀之际的爷爷,他还每天看报纸学习,每看到一个关于教育方面的新闻都会跟我们讲解一下。那个谁,你看他考上好的大学,让我们以他为榜样!
家族中大姑姑是爷爷一手培养出来的一名大学生。
由于受爷爷的影响,在我学写毛笔字的时候,我都是把用完的语文或数学试卷背后拿来练习写毛笔字。我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爷爷还会给我夹鸡腿吃;还说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
爷爷经常挂嘴边教育我们的话:从小要好好努力学习,长大就不会吃不识字的亏!
而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哪怕现在我是上过大学的人,那也会遇到有一些不认识的生僻字。让我想起在抖音上曾经风靡一时的《生僻字》歌: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
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呜哦~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
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古人象形声意辨恶良。
魃魈魁鬾 魑魅魍魉,又双叒叕。
火炎焱燚,水沝淼㵘,㙓。
茕 茕孑立 沆瀣一气,踽踽独行 醍醐灌顶。
绵绵瓜瓞 奉为圭臬,龙行龘龘 犄角旮旯
娉婷袅娜 涕泗滂沱,呶呶不休 不稂不莠。
卬,咄嗟蹀躞 耄耋饕餮,囹圄蘡薁 觊觎龃龉。
狖轭鼯轩 怙恶不悛,其靁虺虺 腌臜孑孓。
陟罚臧否 针砭时弊,鳞次栉 比一张一翕。
附:
魃 (bá) 魈 (xiāo) 魁 (kuí) 鬾(jì)
魑 (chī) 魅 (mèi) 魍 (wǎng) 魉 (liǎng)
又双叒 (ruò) 叕(zhuó) 、
火炎焱 (yàn) 燚 (yì) 、
水沝 (zhuǐ) 淼 (miǎo) (màn)、
(kuí) 谻 (bǎo) 、
茕茕 (qióng) 孑 (jié) 立、
沆 (hàng) 瀣 (xiè) 一气、
踽踽 (jǔ) 独行、
醍 (tí) 醐 (hú) 灌顶、绵绵瓜瓞 (dié)、
奉为圭 (guī) 臬 (niè)、
龙行 龘 龘 (dá)、
犄角旮 (gā) 旯 (lá)、
娉婷袅 (niǎo) 娜 (nuó)、
涕 (tì) 泗 (sì) 滂 (pāng) 沱 (tuó)、
呶呶 (náo) 不休、
不稂 (láng) 不莠 (yǒu)、
咄 (duō) 嗟 (jiē) 蹀 (dié) 躞 (xiè)、
耄 (mào) 耋(dié)、饕 (tāo) 餮 (tiè)、
囹 (líng) 圄(yǔ)、蘡 (yīng) 薁 (yù)、
觊 (jì) 觎 (yú) 、龃 (jǔ) 龉 (yǔ)、
狖 (yòu) 轭 (è) 鼯 (wú) 轩、
怙 (hù) 恶不悛 (quān)、
其靁 (léi) 虺虺 (huī)、
腌 (ā) 臜 (zā) 孑 (jié) 孓 (jué)、
陟 (zhì) 罚臧 (zāng) 否 (pǐ) 、
针砭(biān)时弊、
鳞次栉 (zhì) 比、一张一翕 (xī)
生僻字太多,但是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那么没有什么字是我们学不会的。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识别你不认识的陌生字的两个小技巧:
1.看认识的偏旁或其中的一部分,那就90%的生字都是读那个偏旁。例如 “佃”,我们认识它的一部分“田”。而我们脑海中第一个印象就会想到“tian”的读音,事实上它也有那种读音,作为姓氏的时候就是读tian。
读音:[diàn][tián]
部首:亻 五笔:WLG
释义:[diàn]:1.农民向地主租种土地。(词语:佃户、佃农、佃东)
2.姓。 [tián]:1.耕种田地。2.同“畋”,打猎。
例如“郦”字,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就会说是“li”。它的偏旁就是丽“li”(读四声),而实际上也是 作为姓氏的时候就读“li”。
读音:[lì][zhí]
部首:阝 五笔:GMYB
释义:[lì]:姓。 [zhí]:〔~县〕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南阳市西北。
2.学会五笔打字或者手写字出来,然后把不认识的字复制粘贴到百度网站上一搜索,那么这个字的读音、部首、释义等都能展示出来。
爷爷一生都是自给自足,他常常教导我们: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依稀记得我爷爷70多岁的时候,我们那乡村陡峭的山路还未被修成平坦的马路时,我的爷爷可是自己扛100斤的大米徒步走完3公里的路到家。
村里人都对我爷爷赞不绝口:这老爷子厉害,身强力壮,70多岁人还能扛大米走陡坡山路!当然我也是看在眼里,那个时候我爸妈也不在家,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年幼的我也爱莫能助,只能帮爷爷拎一些我能拎得动的小东西。他用一生教导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曾经家里的板栗树、橘子树、梨树全都是爷爷种植,还有家里的蔬菜:白菜、辣椒、小葱、萝卜、花菜、土豆、红薯、玉米等五花八门的农作物,我爷爷种的不比村里任何人的要少。
然而一直到爷爷是90多岁的高龄老人,如今他仍旧自己照顾自己;下地干农活,上山捡柴。他做到了用一生诠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作为后辈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跟爷爷学习。
爷爷在村里也是常常被人称赞,一生都不嫌累、不嫌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从爷爷的身上看到: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年龄多大,我们能自给自足的时候就一定要自己动手。
小编说: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辈子吃了不识字的亏,退役兵人回家干农活养活一家人。而我姑姑是他一手栽培出来的大学生,我是家里第二个大学生。
是他让我从小认识到,人这一生要一辈子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不管你是看书读报还是借助网络文章,我们都要饱读诗书,才能丰富我们的汉字文集!
是他让我从小感受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这个是不受年龄阶段影响,只要自己能动手那就任何事情自己去做。
爷爷这两大观点:一是多学认字、写字,二是一生秉持“自己手动,丰衣足食”的思想。事到如今,他的观点都是正确,也是值得我一辈子去学习并加以运用。
如今我教育我的孩子,也是从小就培养她看书认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她独立自主的性格。
我家孩子从1岁多开始,每次吃完饭后都会自己站在自己书架旁边看书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