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这是曹操五十三岁时写的《龟虽寿》,字里行间充盈着英雄气概,雄心壮志未减当年,处处添显出青年时期没有的智慧与超然。今天早上读了此篇,不仅让我思绪良多,还增深些许做人的道理。读书明智,向善明理。意思就是读书使人明白做人行事的道理,懂法尚德,心美向善。在人格心理学角度讲,就是懂得了一种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如勇气自信,乐于助人等,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智慧结晶。
半生已过,往事回首,我们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很多美景没有看,甚至还有很多遗憾,总有一种能否让我重活一次的念头。读罢此诗,让我豁然开朗:没有老去的人生,只有正当奋发向好的年龄。在人生前进的路上,我们已没有更多时间去回眸人生。活在当下,只管前行,不必在意年华已逝,过好自己未完的一生!
年少时曾经踌躇满志,但历经沧桑挫折后明白,壮志难酬往往才是生活的常态。“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生在世,并不能事事称心如意,总会有一些遗憾,只求有一半称心就够了。这是杭州灵隐寺中的一副对联,旨在奉劝前来拜佛的香客,在面对人生坎坷的时候保持平常心,坦然面对,即使有一些遗憾也没有关系,不必强求事事尽善尽美。人生不是都称心,生活不是都如意。无论有多少苦难与无奈,我们都要学会以平和之心面对。任俗世纷扰喧嚣,独我内心安宁,才是最大的富有。年纪将衰,父母已老,儿女已大,重担在肩,无路可退,心中虽有万千沧桑,但已无处可言。
秋去冬来,是最令人惆怅的季节。在冬天,看着枝头剥落老黄的枯叶,仿佛老者的青丝中又长出了白发。这是一种避世的超然。人生难聚,惟有别离。遗憾太多,过往难以重来。朝花夕拾,皆捡枯萎。在回忆中挽留过去,得到的只是满心的酸楚。珍惜现在所拥有,放下当下的繁忙,勤陪陪家人,会会朋友,切莫失去时,方才觉得惋惜。
时光荏苒,亲密已陌生,曾经的宝贵,早已被丢弃。人生的无奈,亦然奔流不息。在不断地告别、分离中体悟人生百味。人常会老去,但总有一颗不老的赤子之心,即使白发苍苍,壮志豪情却仍一往无前。面对天人永隔、生离死别,只能在哀悼之后,再勇敢往前走。好好活着,才是对往日最好的告慰。此生分离,来生再聚。遇苦,可否勇往直前?受惑,可否坚守本心?一个人一生,会有很多抉择。只有多读书,才能明智,才可向善明理,才会有了不移的勇气,做到问心无愧,方可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