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为争夺上党而干起来了。上党就是现在的山西省长治市,东部是太行山脉,与今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面是太岳山脉与临汾交界;北面为五云山、八赋岭等山地与晋中接壤。南面是丹朱岭和金泉山与晋城毗邻。此地区地高势险,自古为战略要地。秦国得到了这块地方,就可以北攻赵国,赵国得到了这块地方,就对秦国形成了战略威慑。长平之战《史记》记载赵军被屠杀了40万降卒。
今天,不先入为主,可对这个人数分析一下。如果赵国投入50万士兵参与长平之战的话,在那个没有核武的年代,一般根据战争用兵常识,秦军也应当对等投入兵力,也是50-55万左右。实际上,在这场战争中用白起的话来说秦军也损伤一半兵力。原话是: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样算的话,秦军差不多死伤25多万。
那么问题就明显对比出来了,秦军死伤25万多,赵军却只死了10万,赵军有40万投降。若横扫千军战无不胜的秦军被赵军斩杀25万,胜利的应该是赵军才说得过去啊。所以就有个疑问,赵军起码也有25万人左右被杀。这么算的话,赵军投降的数量应该不到25万。所以《史记》所记“四十万”有待考证。
史书大都是为胜利者所写。个人认为,秦国故意夸大渲染了长平之战的战果。长平之战是震古烁今、影响深远的战略决战,不能想当然地认定它仅是秦赵两国的对峙、消耗比拼的大决战,这会对军事外行的人产生历史误解。
但在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真实的历史史料已经随着大火化为灰烬,无从考证了。
是非功过,只待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