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去世一周年祭日,本已订好了鲜花要去给母亲扫墓,结果因疫情原因陵园仍不开放。这一天都不能坐在母亲的墓前陪母亲说说话,一时间心如刀割,泪水夺眶而出。无奈,只能把思念写成文章纪念母亲了!
“妞儿,把鸡蛋羹给姥姥端去。”
母亲的孝是骨子里的。姥姥家活下来的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姥爷和两个舅舅早年都参加了革命,并先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姥姥为此哭瞎了眼睛。母亲在我出生前就把姥姥从河南老家接到了大同的家中,打我记事起,家里不管多困难母亲每天都会给姥姥蒸一个鸡蛋羹,喝一碗牛奶,并且自我会走路都是我去送。姥姥总是说孩子长身体多给孩子吃,母亲却雷打不动,坚持将家里最好的食物都先紧着姥姥吃,一来二去,我们一家人都知道姥姥是家里最重要的,我们都要好好侍奉她。就这样善良和孝顺成为孩子们做人的底线,母亲的身教胜过万语千言。
“爬树的时候想想啊!能下来再爬。”
这是我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的话。我的性格好动,像个男孩子,从小就爱爬高上低,玩藏猫猫时经常不是在树上就是在房上,每次回家都是一身土一身泥,新衣服挂的尽是口子。母亲看到从不说我,身上脏了洗一洗,衣服破了缝一缝,只是经常提醒我说:“不管干啥都要想好再干,可不要回来哭。”母亲初小毕业,没多少文化,但她在教育子女中的“放”和“收”让我们收益匪浅,培养了我们飞扬的思想、豁达的心胸和做事有主见、有分寸、不后悔的性格。
“吃三分、留三分、还有三分给别人”
母亲的善良和热情是邻里间都是交口称赞的。她常和我们说:“人一辈子可不是都为自己,吃三分,留三分,还有三分给别人。过日子,100块钱和1000块钱是一样的,要有计划,三分之一留作生活费,三分之一存起来,三分之一用于各种应酬或送给生活困难的人。”她是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家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上月吃完下月无的时候,再困难的日子,母亲都能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些好吃的,我自从上学每月还都有一些零花钱。邻居有困难母亲总是过去帮忙,有要饭的上门她总是又给钱又塞吃的。所以我们自小就知道,人不能太自私只为自己活得好,要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付出才能有好的回报。
“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母亲很较真,做啥事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她常和我们说:“做事之前要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做、要不要做,一旦下决心要做,就要尽力做到最好。”母亲是新中国第一批印刷工人,曾印刷过第一版人民币。随父亲调到大同后,在工厂宣传部印刷厂工作,又是第一批接触和学习彩色胶板印刷的工人。为此,她刻苦学习、钻研业务,不但成为工厂的劳动模范而且还带出了一批专业印刷人才,为工厂的宣传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退休后她喜欢学习各种太极拳、太极剑等,为做到最好,她利用看孩子、做饭的间隙,对照光碟把一招一式都记录下来,琢磨比划,一遍遍练习。母亲去世后我和父亲收拾她的物品发现她作的笔记垛起来块有桌子高了,父亲也不禁感慨的说:“如你母亲年少时有机会多读点书,她的前途不可限量啊!”就这样刻苦努力,她拿到了好几次大同市太极拳、太极剑比赛老年组一等奖,我们小区好几拨太极剑、太极拳爱好者都是她带出来的。母亲的这种执着与坚持以及做事认真努力的态度成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不要让我受罪了,让我安静的走!”
母亲小血管炎引起的肾衰竭来的突然,一下子就吃不下饭了,到医院发现这么严重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带她到北京各大医院去看,诊断基本一致,只能用激素控制。我们又打听到一个好中医过去开了一个月的药吃下去后还真有一些用,每天的苦药母亲一碗碗的喝却从不发火埋怨,旦凡有点劲就要给我们做饭。我们都劝她好好休息,她说人一旦躺倒就再也起不来了,能坚持就不能躺下。最后几个月,母亲已不能下床,在医院里,大夫说氧饱和度太低要进重症监护室插管子,母亲虚弱地对我们和大夫说:“不要让我受罪了,让我安静的走吧!”大夫们都背着母亲和我们说:“很少见您母亲这样的,老人太坚强了!”我们含泪顺从了母亲的想法,陪着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呜呼!母亲!在您一周年的祭日,女儿想念您!女儿用文字寄去哀思,愿天堂的母亲心同我心,一切安好!